60多位粤港澳大湾区古建筑保护专家齐聚,共商岭南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由广州市文物局主办,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承办的“2021年岭南文物建筑保护研讨会”于2021年11月12日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岭南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及动态监测技术在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主题进行研讨,旨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物保护单位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文物建筑保护的经验,致力于推动岭南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包括领导致辞、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环节,邀请到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澳门文化局文化遗产厅、故宫博物院、北京工业大学、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番禺余荫山房文旅发展中心、辛亥革命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珠海博物馆、惠州市博物馆、弘博网等10余家单位60多位粤港澳大湾区古建筑保护专家及专业人士参会。
上午,广州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二级调研员徐劝玉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发表致辞。徐劝玉表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坚持贯落实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认识和指示,贯彻学习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规划》,坚持多学科协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文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徐劝玉特别强调,文物保护工作应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人才建设,保护岭南文化与建筑,增强岭南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在致辞中提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近年来在预防性保护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如在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陈家祠站施工阶段,博物馆引入了动态监测系统,督促地铁改进施工工艺,减少其对古建筑的影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白蚁动态监测系统,有效减少了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博单位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黄海妍表示,希望利用本次研讨会,促进业内交流、分享经验,推动文保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推进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应用。
广州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二级调研员徐劝玉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发表致辞
故宫博物院王中金
《浅析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概况》
故宫博物院王中金以《浅析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概况》为题,从故宫监测发展历程、延禧宫研究性保护项目及“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文物建筑监测方面的实践。
据王中金介绍,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于2008年开始需求研究,2011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并于2021年成立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在发言中,王中金表示文物保护工程的监测除了保证文物安全,同时承担了对风险和病害进行认知的研究性任务。基于这样的认知,故宫开启了对监测工作长达十年的不断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监测工作的认知,王中金指出监测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从风险因素、技术方式、监测规模、实施阶段、监测作用具体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监测方式,以帮助文保工作人员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同时,王中金还以延禧宫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从价值认知、保存现状、测绘手段介绍了该项目的概况,并介绍了如何对延禧宫开展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其的保护与利用。
延禧宫(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发言中,王中金重点介绍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基于项目示范体系的需要以及对病害载体、劣化监测、风险分析的考虑,项目选择了午门、雨花阁、文渊阁、中和殿、咸若宫、城墙、石桥、文华殿、灵沼轩为示范基地,并根据其功能、状态、材质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工作。其中,王中金以午门为例,对劣化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监测方案、监测实施以及监测管理。最后,王中金从具体实践出发,分享了技术装置适用性探索。
《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在文物保育上的应用》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萧丽娟、署理馆长袁赐弟在报告《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在文物保育上的应用》中,通过三个案例分享了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如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开展文物修复与保护。古物古迹办事处三维扫描小组于2016年成立,旨在为文物建筑和考古文物建立三维测量记录,并推动文物教育工作。该小组先为法定古迹及将进行大型修复工程的历史建筑进行三维扫描测量,并逐步为香港历史建筑及考古文物建立三维数据库。在三维扫描工作中使用的主要器材为座地激光扫描仪、手提三维扫描仪和三维立体打印系统,具有精准、快速、便捷的优势。
萧丽娟分享了2018年-2019年开展的香港都爹利街石阶及煤气炉灯修复工程。都爹利街石阶约建于1875至1889年间,为香港法定古迹,石阶两端栏杆的石柱上安装了四盏古老煤气街灯,是香港仅存的煤气街灯。这一文物古迹于2018年在台风中遭到破坏,石阶栏杆和煤气灯碎成280片。三维扫描小组遵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首先将碎片收集登记、集中保存,并对碎片和清理后的残存石阶栏杆进行三维扫描,在计算机中建模,并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缩小版模型。同时,扫描小组通过翻阅档案、照片、寻访煤气灯制作的原厂家,尽可能复原其本来面貌。而已经损毁无法修复的栏杆部件,则根据旧件制作复制品。由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现场施工得以最短的时间、最安全的方式、对市民最小的影响精准开展。该项目设计科学,记录详尽,获得了多项修复保护大奖。
修复前和修复后的都爹利街石阶和煤气炉灯(来源:发言人报告)
袁赐弟则介绍了香港松岭邓公祠墙体加固工程和廖万石堂墙体矫偏的案例。两个案例中,项目组都通过三维扫描技术结合现场测量确认了墙体和柱体的病害情况,通过基础加固,添加扶壁柱、加装拉杆等方式,对发生倾斜的墙体和柱体进行加固,并避免影响建筑外观,保护了文物建筑的安全。
《澳门历史城区监测及预防性维护工作经验分享》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文化遗产厅文物保护处处长何卓锋从立法到具体实施的角度,分享了澳门历史城区监测及预防性维护工作方面的经验。“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由多座被评定的不动产及广场空间、街道组合而成,总面积约为1.23平方公里。其内涵及形态体现出这个重要贸易港口的城市结构,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宗教信仰、建筑和技术的交融。“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片历史城区中包括8个广场前地和22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庙宇、民居、军事设施等各种类型,其中有些建筑还有市民居住。澳门历史城区采用预防性维护,所依据的法例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公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要求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以期实现确保世遗价值得到严格的保护、促进社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两大目标,及永续传承、公众参与、优化管理、合理利用的四大愿景。
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包括景观管理监督和建筑的修复。建筑修复遵循着确保真实性及完整性、减少干预、确保可识别性及可读性、确保可逆性、与环境协调、促使建筑的活化再利用等准则。此外,还有对历史城区保护在设计、材料、工艺、环境方面的真实性,以及建筑结构、外观、市内、外环境的保存状况的监测。
监测设备措施方面则有三个层面的实施,包括全民参与、组织及培训团体和专业团队三个实施主体。专业团队遵循“巡查、监测、跟进”的方式,并针对不同性质的建筑文物采用不同的工作步骤。针对全澳门137项、共600多幢建筑文物,团队进行定期专业人员巡查、自然环境监测,并发表保护意见。而针对特定文化遗产,如世遗建筑、教堂、庙宇等,除进行以上工作外,还会进行建筑物变化监测、建筑物本体监测、白蚁监测、防火安全监测、游客监测和病害检测。
在此介绍的基础之上,何卓锋分享了“大堂巷7号房屋”(卢家大屋)的案例分享,其中分别涉及了预防性维护和被动性维护措施。预防性维护是对建筑本身的状态及周边环境的监测,而在卢家大屋附近开展工程时,则要求采取一些被动性维护措施。施工方需在施工前提交整体控制方案,要求包含对卢家大屋可能产生的震动、倾斜、开裂及沉降等方面的监测数据及分析报告等内容。
卢家大屋(来源:澳门文化遗产网)
最后,何卓锋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未来将开展“世界遗产监测中心”的建设工作,联同专业监测机构、使用高科技仪器,配合人工巡查,对世界遗产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状况预警。
《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与应用(陈家祠古建筑群预防性保护案例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邓洪亮从预防性保护思想、预防性保护技术、预防性保护案例及研究结论与展望四个角度,介绍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与应用。
在发言中,邓洪亮表示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宗旨为构建风险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报、保护措施的预警预报体系,并具体介绍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内容以及主要依据。在发言中,邓洪亮从文物建筑勘察测绘、风险监测、数学模型分析、理论模型分析、算法模型与风险分析、预警预报体系及保护措施七方面,详细介绍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
与此同时,邓洪亮结合陈家祠古建筑群预防性保护案例,介绍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在陈家祠文物勘查测绘、文物本体监测、预警预报、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并向陈家祠文物建筑保护实践提出了措施建议,如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系统、增加文物结构安全环境因素监测、建立智能化古建筑群的安全监测和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加强文物建筑的保护,推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最后,邓洪亮教授总结了陈家祠在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并表示对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家祠(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任石浩斌
《动态监测技术在古建筑监测中的应用—以广州陈家祠为例》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任石浩斌在报告中从项目缘起和动态监测技术的引入、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和监测实例、项目成果、存在问题和项目的提升、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五方面,对陈家祠三维扫描和检测监测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据石浩斌介绍,随着城市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变迁,陈家祠古建筑面临着来自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威胁。为此,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于2016年启动了三维扫描和检测监测项目。通过对项目一期实施经验和缺陷的总结和研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于2017年在项目二期引入北斗系统,逐步完善了馆内的古建筑动态监测系统。在发言中,石浩斌结合监测实例,进一步介绍了陈家祠古建筑动态监测系统的组成,即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古建筑内外安装的位移监测、沉降监测、裂缝监测、倾斜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振动监测和白蚁综合防治监测终端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收集汇总到统一的可视监控后台。据石浩斌介绍,结合监测系统后台操作界面的古建筑三维场景,馆方可实时查询所有监测点的数据信息和巡检记录信息。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高级技术员崔国颕以《澳门历史城区监测预警系统》为题,介绍了澳门历史城区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系统架构、工作流程及实施挑战。据崔国颖介绍,监测预警系统以澳门历史城区的22个不动产、8个广场前地、72条街巷以及遗产环境为监测对象,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监测预警系统勘察报告与建设方案,搭建了由外部数据(输入)、云端服务器(储存/运算)、中央控制台(操作/监控)三部分组成的监测预警系统架构,形成了从工作管理系统到动态实时监测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及报告、数据记录、病害资料、预防性维护计划的针对性监测工作流程。最后,崔国颕分析了监测预警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蓝色区域为澳门历史城区,粉色为缓冲区(来源:澳门文化遗产网)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任曼宁副主任以《佛山祖庙预防性保护初探》为题,介绍了佛山祖庙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任曼宁介绍佛山祖庙目前正在从白蚁、火灾、暴力盗窃、雷击和台风等灾害风险的防范及日常巡视保养等方面开展工作,正在探索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病害风险及系统监测。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来源: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副馆长林臣勇以《园林古建筑主动性保护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分享。林臣勇介绍,东莞可园作为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可园博物馆围绕东莞可园开展了核心性保护、系统性保护、区域性保护一系列主动性保护措施。其中,核心性保护主要针对东莞可园古建筑本体进行日常性巡查检查、年度性保养维护、项目性修缮以及专项性或全面性的监测;系统性保护则针对东莞可园构成的各个要素,包括植被、叠山、理水以及水文、温湿度等要素,进行系统性保护;区域性保护则在重视东莞可园古建筑本体保护的同时,重视东莞可园所在区域的保护,如天际线保护、东莞可园传统文化区建设、东莞市“三江六岸”发展规划。
东莞可园可亭(来源: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肇庆市博物馆主任张致政做了题为《近年来肇庆古城墙预防性保护保护实践》的分享。张致政介绍,肇庆古城墙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旧城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参与“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张致政介绍了在申遗背景下针对古城墙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包括保护规划编制、保护条例的颁布、环境整治、考古勘探发掘、系统修缮保护工程。肇庆古城墙面临的破坏因素来自人为因素,即周边建筑占压,和管理因素。在评估周边和整体环境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因素,编制了保护规划、保护条例,并进行环境整治,在重点位置进行考古发掘。如今,系统修缮保护工程正在开展。从肇庆古城墙预防性保护的经验中,张致政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首先确认破坏性因素;二是要针对不同结构的文物建筑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完善法规、程序,加强宣传;三是要将科技手段和传统巡查相结合,确保稳定可靠、成熟可行的同时,灵活高效。
肇庆古城墙(来源:肇庆市博物馆)
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何振超以《“国宝”文物悦城龙母祖庙建筑预防性保护情况交流》为题进行了分享。据何振超介绍,悦城龙母祖庙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旅游景区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对外开放。目前,悦城龙母祖庙安全危害元素主要来自洪水、火灾、雷电、蚁蛀、地震等。针对这些问题,何振超表示,正在通过升级悦城龙母祖庙消防安全设施、防雷设施等方式开展预防性保护,但对于洪水以及地震还未采取预防性保护手段。最后,何振超呼吁具有先进保护理念、技术及设备的专家学者能参与到悦城龙母祖庙的保护工作中,继续实现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悦城龙母祖庙(来源:悦城龙母祖庙)
佛山祖庙博物馆副主任唐嘉怀做了题为《试析文物建筑保护中修复原则及理念的应用》的分享。唐嘉怀聚焦古建修复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即“修旧如旧”和“恢复原状”的关系,以及“如旧”该做到何种程度。他提出了要根据文物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实践。文物价值高的要在保持其结构稳定的情况下,维持修复前的现状。对于一般建筑,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尝试复原其本来面貌。此外对于某些建筑要突出修复对象的个性。修复应该根据被修复古建的珍贵程度、使用场景来决定外观如旧的程度,要多方面考虑,不生搬硬套,根据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施青飞以《陈家祠白蚁防治工作经验分享》为题,从我国早期白蚁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白蚁监测系统、白蚁监测系统的优点及局限、加强白蚁防治效果和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据施青飞介绍,我国是白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40%的陆地均有分布,广东地区分布的白蚁种类扩散和适应能力强,也使得陈家祠在早期面临着严重的白蚁危害,通常采用搭架检查、喷洒药物灭杀、将物品堆放整齐、将木制展柜换为金属展柜等防治方法。2017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引入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主要由白蚁监测装置、网络监测站(传输信号)、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部分组成。目前,馆内共有白蚁监测装置160套,网络监测站两个,可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白蚁监测情况。在发言中,施青飞详细介绍了白蚁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人员如何利用系统开展白蚁灭杀工作。此外,施青飞基于实践经验分析了白蚁监测系统的优点与局限,并提出了加强白蚁防治效果的措施,以为其他古建保护人员开展白蚁防治工作提供思路和帮助。
白蚁监测装置(来源:发言人报告)
汕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陈泽铭以《广州陈家祠及佛山祖庙木雕修复工艺介绍》做了分享。陈泽铭从木雕修复实践经验的角度,提出题材是文化的承载,具有教育作用,要重视题材内容的表现。他以孝、义题材为例,强调对题材的理解在不同类型的木雕修复与创作中的重要性。在陈家祠木雕修复中,只有理解画面的表现内容,才能恢复木雕原貌,而在佛山祖庙的木雕创作中便可在题材的理解基础上,选择创作形式。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张小坤以《<陈家祠灰塑保养维护规范>项目简介》为题进行了分享。张小坤首先介绍了灰塑制作材料、工具及制作流程,并详细介绍了陈家祠灰塑丰富的装饰题材和造型,展现了陈家祠灰塑之美。在发言中,张小坤也总结分析了陈家祠灰塑存在的病害及损害机理,包括颜料层褪色、大气降尘污染、生物因素破坏、开裂及脱落等。此外,张小坤还展示了陈家祠从1965年到2017年的灰塑维修情况,进一步指出灰塑在历年保养维修中所发现的问题。为了使灰塑修复工作有据可依、避免文物遭到修复性破坏,张小坤表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已于2021年7月开展了《陈家祠保养维护规范》的制定项目,并介绍了该项目的工作计划,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文物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陈家祠灰塑存在的病害及损害机理(来源:发言人报告)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主任李旭滨做了题为《岭南古建筑的建材应用与形制演变——基于对佛山地区明清牌坊建筑的比较的讨论》的分享。李旭滨首先介绍了佛山地区牌坊建筑的保存情况,再从石材的角度入手,梳理、比较、考察了佛山地区现存的明清牌坊建筑的用材、形制和功能,在对比广东省内其他同时期的重要牌坊、宗祠等建筑特点,借鉴有关广东采石遗址的考古学结论、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岭南古建筑研究应考虑明清时期建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及其在古代建筑历代修缮中的影响。
佛山市“节孝流芳”牌坊(来源:发言人报告)
作为“2021年岭南文物建筑保护研讨会”主办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黄海妍馆长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研讨会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岭南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指明了方向。最后,黄海妍馆长表示,希望各位文物保护工作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共同进步,持续推动岭南地区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
整理自研讨会发言
北山堂基金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现已开放申请 近期将举办线上分享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引领 文物事业焕发新活力